按钮文本
新格局下,奶业怎样发展?
来源: | 作者:wjcs6328 | 发布时间: 2021-08-15 | 20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三五”期间,我国奶业在强劲内需驱动下,通过品质升级、品牌升级、创新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国正从奶业大国加速向奶业强国迈进。

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发展形势如何?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研判。

乳品产量稳步提升 合格率达99.8%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8月份第1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3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同比上涨18.5%。2021年上半年来,生鲜乳平均价格稳定在4.2-4.4元/公斤。


资料图

生鲜乳价格的稳定得益于其产量稳定增长和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中国奶业生产持续增长,乳品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规模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素质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告诉记者,2021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奶业质量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奶业主要有三方面提升:

首先是产量稳步提升,消费日渐恢复。2020年,全国奶类产量3530万吨,同比增长7%;乳制品产量2780万吨,同比增长2.8%,近三年乳品产量稳步提升。奶业主产省生乳收购平均价3.79元/公斤,是十三五期间最高水平。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95.6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394.9亿元,同比增长6.1%。

其次是质量持续提升,安全风险可控。2020年,乳制品和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87%和99.8%,继续保持较高水准;乳蛋白、乳脂肪的抽检平均值分别为3.27%、3.78%,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菌落总数、体细胞抽检平均值优于欧盟标准;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2年保持100%。全国4241个生鲜乳收购站和5280辆运输车,实现监管全覆盖,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第三是产业素质加快提升,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2020年,全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7.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奶牛单产8.3吨,同比增长0.5吨;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



记者从今年的奶业D20峰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提质量、保供给、促振兴。坚持不懈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出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政策,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在2020年达到67%,比2011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大力推进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支持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年均单产快速提高,2020年达到8.3吨,比2011年高出3.1吨。


奶业D20峰会现场

中国奶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对牛奶质量坚持不懈的安全监管。近年来,乳品企业和养殖户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健全生产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各有关部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健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和产品监督抽查制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奶站最多时有2万多个,现在减少到4000多个;对奶站和运输车实行信息化实时监控、全覆盖抽样检测。

企业构建中国奶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奶业D20企业对标全球乳业巨头,他们有国际化管理与创新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新举措与大家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说。

据悉,目前,中国奶业20强企业自建、自控牧场的奶牛存栏已占全国50%以上。作为中国奶业的领头羊和排头兵,D20企业在近年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脊梁骨干作用,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D20企业积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布局对标,培育奶业竞争新优势,走出一条构建中国奶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奋进之路。

“蒙牛一直致力于高标准奶产业基地建设,科学布局国内国外优质上游资源。目前,蒙牛自控大规模养殖奶牛存栏达到44万头,同时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地布局全球五大洲奶源基地。”蒙牛集团总裁、现代牧业董事会主席卢敏放告诉记者,通过国际合作,蒙牛将带动中国奶业追赶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前沿的创新乳品。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告诉记者,伊利以消费者为中心,正在进行“全球织网”,深化全球创新合作,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建立创新中心,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在新西兰投建大洋洲生产基地,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在印尼、泰国进行产能布局,推动产品全面进入东南亚市场,不断提升伊利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介绍,完达山乳业发挥黑龙江区位优势,放大黑土寒地对产品质量的加持效果。高寒生态奶是指在高纬度、寒冷气候下生产出来的奶。对于完达山而言,它位于北纬47°的黄金奶源带上,东北特殊的气候环境让牛奶进一步保鲜升级。此外,黑土地肥沃的土壤增加了牧草饲料的营养元素,提升奶品的营养价值。完达山通过奶源地的独特优势,创新性地提出高寒生态奶,创新品牌发展之路。

“企业要深化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智能化发展,促进优势产区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开放合作发展,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满足国内强劲内需市场的同时,放眼世界开发海外的资源、市场布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不断培育竞争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堂兵对乳品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未来面临复杂形势 提高竞争力把握主动权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复杂的形势。从国内看,还存在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例如生鲜乳生产成本偏高,不少乳制品市场价格定位过高,乳品供给对需求的适配度有待改善,产业链的协调性、供应链的完整性有待提升。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制约我国奶业的竞争力,导致发展空间受限。从国际上看,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碳减排压力等因素限制,无论是乳制品还是种牛进口,未来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满足国内乳品消费需求,应该积极利用国际资源,但决不能丧失主动权。

“未来我国奶业要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乳制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培育企业的食品安全文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认为。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针对奶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奶源供给能力。持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提单产、提质量、降成本,努力完成70%的自给率目标。优化奶源区域布局,推动奶牛养殖量与饲草料种植规模配套衔接,持续推进奶牛遗传改良,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制定实施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二是进一步提升乳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强化全链条、全主体、全覆盖监管,推动乳品质量迈向国际领先水平,在奶牛养殖环节,着力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管理。在收购和运输环节,着力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和常规措施的协同,全面推行监管工作“双随机、一公开”。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完善乳品标准体系,推动尽快出台生乳等国家标准。

三是进一步稳固养殖加工利益联结。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支持乳品企业扩大自有奶源比例,鼓励延伸产业链,支持主产省完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

四是进一步提高乳品供需适配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发挥国产奶“新鲜”优势。加快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奶酪等干乳制品,鼓励发展民族特色奶食品,不断创新消费形式。

五是进一步开拓奶业合作共赢新局面。大力推进全方位的合作,巩固现有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为国内产业发展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大观中路712号

友情链接

公司总机:020-32053108

销售热线:020-84481618

客服热线:020-32053183

关注我们
按钮文本
99049藏宝阁 粤ICP备12085734